時間:2013-05-02 來源:青海省法學會 責任編輯:
2013年省法學會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總體思路是: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中央、省委、中國法學會及全國政法工作等會議精神,團結和組織全省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緊緊圍繞青海實現(xiàn)“兩新”目標、“三區(qū)”建設的總體任務,著力加強法學理論研究,著力突出法學研究成果轉化,著力打造法制宣傳亮點,著力強化學會自身建設,努力為平安青海建設、法治青海建設營造濃郁的法治氛圍,提供良好的法學理論支持。
一、增強政治意識,著力推動思想政治水平上臺階
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引,夯實做好法學研究和法學會工作的思想政治基礎。
——認真抓好黨的十八大精神的學習貫徹。結合法學會工作實際,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十八大精神作為今后一個時期法學法律界的首要政治任務抓緊抓實,組織全省法學法律工作者集中時間、集中精力學習好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及中央、省委一系列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準確理解和把握其精神內涵,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項決策部署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黨的十八大精神的貫徹落實上來,為我省法學研究和法學會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打下堅實的政治思想保障。
——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武裝頭腦、指導工作中的政治引領作用,堅持以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認識法治領域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進一步擴展工作思路,明確發(fā)展目標,為開創(chuàng)法學研究工作新局面做出新貢獻。
二、增強大局意識,著力推動法學研究上臺階
以提高組織推動法學研究能力為主線,緊緊圍繞黨的十八大精神及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政法重點工作,確定研究方向,組織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開展應用性、對策性法學研究,為領導決策和解決社會難點問題提供法學理論支持。
——以加強法治青海建設為中心。著力加強立法、司法、執(zhí)法、普法、法律服務、法律監(jiān)督、法治文化等內容為主的法學研究,努力為實現(xiàn)法治青海建設提供法律對策支持。
——以加強生態(tài)文明建設為重心。著力加強循環(huán)經濟、低碳經濟、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補償、節(jié)能減排、資源開發(fā)、荒漠化治理、新能源建設、防止水土流失等相關法律問題研究,努力為構建青海“四個發(fā)展”,實現(xiàn)“兩新”目標、“三區(qū)”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以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為重點。切實增強依法行政、基層民主、“兩新”組織、涉法涉訴、社會誠信、勞動就業(yè)、社會保障、醫(yī)療糾紛、婚姻家庭、預防犯罪、社區(qū)矯正等法律問題的研究,努力為社會和諧穩(wěn)定做出貢獻。
——以促進公正司法為目標。著力探索推進司法體制機制改革、合理配置司法資源、推進陽光執(zhí)法、執(zhí)法規(guī)范化、執(zhí)法監(jiān)督等法律問題的研究,努力為提升司法公信力做出貢獻。
——以加強城鎮(zhèn)化建設為基礎。切實增強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城鎮(zhèn)化推進過程中涉及土地承包、城鄉(xiāng)統(tǒng)籌發(fā)展、公共安全、維護群眾權益、人口流動、合作經營、城中村改造、基礎設施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等方面的法律研究,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建議。
三、增強責任意識,著力推動成果轉化應用上臺階
以中國法學會《法學研究成果應用轉化辦法》為統(tǒng)領,以服務法治實踐為抓手,認真貫徹全國法學研究成果應用轉化經驗交流會精神,堅持“文可載道,以用為貴”,積極探索法學優(yōu)秀研究成果形成和轉化機制,不斷促進優(yōu)秀成果的應用轉化。
——完善課題研究機制。發(fā)揮學術委員會工作職能,完善課題申報、立項、中期督導和結項制度,著力規(guī)范課題研究流程。抓好重點課題特別是資助類課題的檢查、督促,確保課題進度和成果質量,著力推出精品力作。
——積極參與地方立法。根據省人大、省政法法制辦及相關部門立法、決策工作需要,組織資深法學專家為地方立法、司法、行政機關的規(guī)范性文件進行專題論證和咨詢,促進地方立法及規(guī)范性文件制定的科學化、民主化,促進法學理論與法治實務的有機結合。
——拓寬成果轉化渠道。充分發(fā)揮《法治要報》的參謀助手作用,加強對優(yōu)秀成果的宣傳和推廣,及時將重大的學術成果和重要的法律對策、建議認真篩選、歸納、提煉后報送省委、省政府及有關部門參考;認真做好《西海法學論叢》卷15和《青海法學》期刊的編審出版工作,為優(yōu)秀成果應用轉化搭建良好平臺;積極探索和嘗試以人大代表議案、政協(xié)委員提案等方式,推動更多高質量的法學研究成果進入決策層,應用于立法、司法、執(zhí)法等法律實踐活動。
——健全成果評價機制。有計劃的開展評優(yōu)活動,主動推薦優(yōu)秀成果參加有關部門組織的評選評獎。組織開展兩年一次的優(yōu)秀法學研究成果評選活動,鼓勵理論創(chuàng)新,激發(fā)研究熱情。
四、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著力推動法制宣傳上臺階
充分發(fā)揮法學法律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lián)系面廣的優(yōu)勢,組織全省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傳播法律知識、參與法治實踐、弘揚法治精神,為實現(xiàn)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fā)展營造良好法治氛圍。
——大力推動“雙百”法治宣講深入基層。按照“雙百”法治宣講常態(tài)化的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增強協(xié)調服務能力。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選好、選準主題,扎實推動“雙百”宣講向基層延伸,努力實現(xiàn)法治宣講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yè)、進社區(qū)。切實抓好全國“雙百”法治宣講組委會在青安排的法治宣講進黨委中心組活動,確保全國“雙百”法治宣講活動在青取得成功,積極做好我省“雙百”法治宣講常態(tài)化工作,提高宣講活動的針對性、實效性,努力服務法治政府、法治青海建設。
——組織開展省法學會成立3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以省法學會成立30周年為契機,通過舉辦理論研討會(或論壇),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回顧省法學會30年走過的發(fā)展歷程,大力宣傳我省法學研究和法學會工作取得的輝煌成績,總結成功經驗,展望美好未來,努力開創(chuàng)我省法學研究工作新局面。
——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以“社科普及周”、“送法下鄉(xiāng)”、開展專題法治講座等形式大力弘揚法治精神,倡導公民學法、用法、守法,努力為“六五”普法營造良好法治氛圍。
——大力加強宣傳輿論陣地建設。以黨的十八大、省法學會成立30周年為契機,創(chuàng)新載體,搭建平臺,努力做好新時期的各項宣傳工作。充分利用《青海法學》、“青海法學網”、《法學會工作動態(tài)》等載體,積極開辟法學研究和法學會工作宣傳交流的新窗口,形成動態(tài)、論文集、要報、內刊和網站多種形式、百花齊放的輿論宣傳體系,努力為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搭建學術交流和成果展示的良好平臺。
——大力拓展與新聞媒體的協(xié)調合作。及時邀請青海電視臺、青海人民廣播電臺及《法制日報》、《青海日報》、《民主與法制時報》、《青海法制報》等新聞媒體參與我省法學研究最新成果、法學會重大活動等工作的宣傳報道,不斷提升法學會的社會影響力。抓好信息報送工作,加大對中國法學會、“青海平安網”、《青海政法》、《青海司法》等媒體的信息報送力度,形成實時溝通、上下通暢的信息網絡,展示法學會良好的精神風貌。
五、增強合作意識,著力推動學術交流上臺階
以開闊眼界,互利合作、凝聚共識,共同提高為原則,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加強溝通協(xié)調,為學會會員開展法學交流創(chuàng)造條件。
——強化學術研討機制。以完善學術研討活動為創(chuàng)新法學研究和法學會工作的內驅力,不斷加強調查研究,精心選定主題,進一步提高我省法學研究的水平和質量。組織會員參加“中國法學青年論壇”、“中國法學創(chuàng)新論壇”、“西部法治論壇”等活動,力爭取得新的成績,為我省優(yōu)秀法學人才、法學研究成果走向全國搭建平臺。
——強化合作研究機制。建立和完善與省直政法部門、法律科研院所、社會團體、企事業(yè)單位等的合作研究機制,通過召開研討會、報告會、座談會、法制輔導、專題調研、委托研究、合辦欄目、成立聯(lián)合課題組等有效手段,著力健全工作協(xié)調、情況通報、信息交流等機制,努力整合資源,形成工作合力,提高法學研究的整體水平。
——強化對外交流機制。積極參加中國法學會組織的赴境外學習考察活動,開闊眼界,學習先進,不斷提高我省法學研究的水平和質量。積極拓展與兄弟省市法學會的交流合作機制,達到交流經驗、增進共識、取長補短的目的,不斷推動我省法學研究和法學會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積極加強與省內各學會、協(xié)會的雙向交流,努力形成互通有無、信息共享的良好局面。
六、增強服務意識,著力推動自身建設上臺階
圍繞抓服務提升凝聚力,抓人才提升戰(zhàn)斗力,抓成果提升影響力的目標,切實加強學會機關自身建設和黨員干部隊伍建設。
——抓好換屆各項籌備工作。根據《中國法學會章程》規(guī)定和中國法學會的要求,青海省法學會第六屆理事會任期屆滿,2013年將完成青海省法學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暨換屆工作。為此,要做好各項會議籌備工作,確保省法學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成功召開。
——完善管理健全機制。健全學習、培訓、總結考評和會員服務制度,深化會長辦公會、理事會、學術委員會等例會機制,強化約束監(jiān)督,形成職責明晰、分工負責、團結協(xié)作、靈活高效的工作機制,推動制度化、規(guī)范化管理上水平。
——加強會員隊伍建設。嚴格按照新修訂的《中國法學會章程》,大力發(fā)展新會員,穩(wěn)步壯大會員隊伍,建立和完善個人會員的資料信息庫。加強對會員的動態(tài)管理,拓展會員服務的新渠道,通過召開會員聯(lián)絡組負責人會議等方式,進一步密切與廣大會員之間的聯(lián)系,充分調動廣大會員參與法學研究和法治實踐的積極性,不斷增強法學會的凝聚力、感召力。
——深化“四型”機關建設。以強素質、增活力為重點,認真組織開展新一輪“基層基礎建設年”和“忠誠、為民、公正、廉潔”政法干警核心價值觀主題實踐活動,全面加強學會機關干部隊伍的思想政治、業(yè)務能力、紀律作風和先進文化建設,切實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努力創(chuàng)建“學習型、創(chuàng)新型、服務型、勤奮型”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