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件系統(tǒng):
用戶名: 密碼:
2025年07月10日 星期四
2025年07月10日 星期四
位置: 首頁 》地方法學會 》綜合報道
云南省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召開會議討論謀劃學術研究工作

時間:2021-03-29   來源:云南省法學會  責任編輯:yyx

clip_image002.jpg

  3月25日下午,云南省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召開會議,認真學習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法學會建設的意見》、省委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法學會建設的實施意見》和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全體會議實施方案》等文件精神,通報第十六屆“泛珠三角合作與發(fā)展法治論壇”暨第三屆“滇峰法治論壇”籌備情況,總結去年工作成效并謀劃下步學術研究工作。會議由省法學會副會長、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孫學華主持,學術委員會委員和省法學會有關同志參加。受省法學會常務副會長趙祖瑩委托,省法學會專職副會長兼秘書長彭國軍參加會議并講話。

  會議指出,2020年,省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中央、省委政法工作會議和中國法學會等會議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根據(jù)省委和中國法學會的安排部署,以推動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法學會建設的意見》為主線,充分發(fā)揮學術委員會智力資源、學術資源和人才資源優(yōu)勢,緊緊圍繞法治建設中的重大法學理論問題和法治實踐問題,全程參與到省法學會學術研究活動中,為繁榮法學研究、服務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提供了法學理論支持。

  會議指出,省法學會學術委員會作為省法學會的重要的學術評議和學術咨詢機構,2020年,有力支撐了第二屆“滇峰法治論壇”“當代刑事司法暨法治昭通建設研討會”等法治交流平臺發(fā)展;促進了專業(yè)研究會建設、涉疫情防控法律問題、澄江市“撫仙湖保護法律服務站”和“撫仙湖保護法律服務團”等創(chuàng)新舉措;有效提升了“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法治宣講活動和“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層行”等活動質量。各位學術委員廣泛參與省法學會重大法學研究、法律論證咨詢、法治宣傳教育示范基地建設,提出了很多見解深刻、角度新穎、針對性和實用性很強的意見建議。

  孫仲玲委員提出,高校法學院及各專業(yè)研究會要發(fā)揮出學術專長,積極參與省法學會重點工作,學術委員會也要加強對學術研究的支持,促進課題研究更加規(guī)范,同時注重研究成果轉化。要拓展對外交流平臺,著力提升云南法學自身的影響力。沈壽文委員提出,學術委員會要更加突出專業(yè)性,在學術指導、學術咨詢、學術評價、學風評價四個方面發(fā)揮更大作用。牟軍委員提出,要進一步厘清學術委員會的職能定位,注重延展學術委員會的專業(yè)性、學術性。要結合云南法治建設的特色,以問題為導向,有重點地建設專業(yè)研究會,同時加強專業(yè)研究會運行的規(guī)范性。周建軍委員提出,法學理論工作者要認真貫徹有關文件精神,以更加優(yōu)異的研究成果助推學術委員會發(fā)展。

  孫學華強調,要認真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法學會建設的意見》、省委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法學會建設的實施意見》和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全體會議實施方案》文件精神,發(fā)揮學術委員會的重要智庫作用,加強專業(yè)研究會的考核獎懲機制建設,形成學術委員會與專業(yè)研究會的良好互動。要充分發(fā)揮省法學會搭建的平臺優(yōu)勢,挖掘平臺潛力,激活專業(yè)研究會動能,創(chuàng)新省法學會的工作模式與內涵,進一步明確學術委員職責,促進學術委員會常態(tài)化、規(guī)范化發(fā)揮作用。

  彭國軍強調,下步工作中,一是要突出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切實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法學研究全過程,緊緊圍繞全面依法治國和全面依法治省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開展深入研究,為推進制度創(chuàng)新和邊疆民族地區(qū)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建設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撐。二是開展學術研究要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結合正在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認真梳理研究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法治建設的歷程,從黨史的視角大力宣傳宣講新中國70多年法治建設的偉大成就和取得的寶貴經(jīng)驗,使全社會更廣泛了解法治建設在黨的領導下取得的光輝成績。三是要強化實踐意識和問題導向。敏銳捕捉當前云南省對法學理論研究的需求,認真思考、謀劃、梳理本學科本領域的法治建設任務。結合各自研究領域,用深厚的理論和良好的實踐,有重點有計劃地開展法學研究、法律服務工作,打造云南省法學會學術委員會的特色亮點和品牌。四是積極履行職責充分發(fā)揮學術委員會作用。立足于法學會與立法、司法行政等部門建立的長期協(xié)作機制,以“第三方”的獨特優(yōu)勢,更廣泛參與《云南省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條例》等地方立法工作。

 ?。ㄔ颇鲜》▽W會供稿)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wǎng)絡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