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06-25 來源:研究部 責任編輯:admin
??????? 2013年5月26日,中國法學會十大專項研究規(guī)劃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研究》成果在北京接受了專家評審鑒定。評審鑒定組由中國法學會學術我委員會委員、社科院法學所研究員李步云任組長,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周成奎、《中國法學》原總編郭道暉、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舒國瀅、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志銘等擔任評審鑒定專家。
項目組首席專家張文顯教授向評審鑒定組報告了項目完成的總體情況、研究成果、創(chuàng)新之處和應用價值。通過44位課題組成員3年來的集體攻關,形成了55萬字共40章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四個部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總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基本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部門法的核心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此外,還取得了以下階段性研究成果:通過中國法學會向有關領導機關報送了3篇《要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的科學定位與命題解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話語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進一步發(fā)展的基本途徑);向中央辦公廳、全國人大常委會、中央政法委、中國法學會、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公室、教育部遞交了多篇與本課題相關的咨詢報告;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人民日報等權威性的報刊雜志發(fā)表了一系列與本課題內容和觀點相關的論文等。
成果創(chuàng)新主要體現在:提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的具體觀點,對于改革開放以來所形成和發(fā)展的法學思想、理論與觀點進行了系統(tǒng)的梳理,對一系列重大的法學理論觀點進行了反思批判與深入闡述,拓展并創(chuàng)新了許多理論觀點,從而增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的系統(tǒng)性和科學化,實現了理論研究中的體系化創(chuàng)新。成果的應用價值方面,首先是學術理論的價值,體現在: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的建設;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擴大了中國法學的影響力與話語權,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法學的貢獻。其次是學術實踐的價值,體現在: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提供理論支撐和支持;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提供了精神內容;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實踐中具體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思想庫。
評審鑒定專家在審閱項目研究成果并現場聽取報告的基礎上,分別就報告的有關問題發(fā)表了看法,與項目組成員進行了交流。在項目組全體成員回避的情況下,評審鑒定組進行了充分評議,采取無記名投票的方式,評定該項目的鑒定等次為優(yōu)秀,并確定了評審鑒定意見。
評審鑒定組認為,該項目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包括一系列權威刊物和學術刊物的論文,建設了馬克思主義法學數據庫,培養(yǎng)并壯大了一支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研究隊伍,取得了預期效果。本課題研究在內容方面具有開創(chuàng)性,填補了我國法學研究和理論建設的空白,在法學一般原理、部門法學原理、法治國家建設原理,以及在四個基本主題中,都提出了許多創(chuàng)新性的觀點,在研究方式方面也具有首創(chuàng)性,探索出了表述和建設中國特色法學理論體系的方法和模式,顯示出了比較鮮明的理論創(chuàng)新。評審鑒定組同時建議項目組,就如何更好地概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開展更加深入的科學研究,并在理論和實踐結合上加強探索。
最后,評審鑒定工作辦公室要求項目組按照評審鑒定組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修改項目成果,于6月底之前報中國法學會驗收結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