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7-30 來源:機關黨委 責任編輯:att2014
在中國法學會傳達學習貫徹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會議上的講話
(2015年7月20日)
陳冀平
同志們:
這個月的6號到7號,中央召開了黨的群團工作會議,這在我們黨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主題重大,內容豐富,影響深遠。會議的規(guī)格很高,中央政治局七位常委、在京的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以及中央各部門負責同志出席了會議。今年初,中央還印發(fā)了《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并對落實責任進行了分工。這些都充分體現(xiàn)了黨中央對群團工作的高度重視。7月10日,學會黨組專題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黨組同志都談了深刻感受,發(fā)表了很好的意見;下一步我們還要結合舉辦培訓班在全系統(tǒng)傳達學習。今天,我們召開機關和事業(yè)單位全體同志大會,對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進行專門部署,同時,也是對正在開展的“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再動員、再部署。下面,我代表學會黨組講幾點意見。
一、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站在全局和戰(zhàn)略高度,深刻闡明了黨的群團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具有很強的戰(zhàn)略性、思想性、針對性,是指導新形勢下黨的群團工作的綱領性文獻,對做好新形勢下的法學會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中國法學會是黨領導下的人民團體、群眾團體、學術團體和政法戰(zhàn)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聯(lián)系法學界、法律界的橋梁和紐帶,肩負著團結、凝聚、引領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的重大政治責任。習近平總書記用了“眾星拱月”的比喻,“月”是黨,法學會就是眾星之一。我們一定要深入學習領會、全面貫徹落實,盡快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講話精神上來。
要認真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原原本本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掌握其深刻內涵。通過學習,要進一步深化對群團工作重大意義的認識,深化對黨的群團工作和群團組織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的認識,深化對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正確道路的認識,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群團發(fā)展道路。通過學習,使我們進一步增強做好法學會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進一步增強堅持黨對法學會工作領導的堅定性和自覺性,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把法學會建設得更加充滿活力、更加堅強有力,成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重要力量。
今年初,在中央下發(fā)的《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責任分工方案》中,明確中國法學會為參與單位的有6項。我們要把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與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緊密結合起來,扎扎實實抓好這6項任務的落實工作。
二、對照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找差距、找不足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當前一些群團組織存在“四化”現(xiàn)象,也就是存在“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現(xiàn)象。聯(lián)系到法學會,應該說這“四化”在我們法學會也有表現(xiàn),比較突出的是機關化、行政化的問題。具體表現(xiàn)在:
一是在工作的思路和工作的方式方法上,受到“機關化”、“行政化”的影響??傮w上說,我們還是比較注重群團工作特點,也在不斷探索加深對群團工作規(guī)律的認識,但實際工作中也還有值得注意和改進的問題。
比如,我們深入到地方法學會特別是縣級法學會、深入到高校法學院進行調查研究、指導工作還是偏少,有些第一手的情況我們并不完全掌握;法學會承擔的一些工作在定位上與行政部門有交叉,如何主動參與、配合行政部門,發(fā)揮法學會的獨特作用、形成更大合力,我們在工作中還有欠缺;我們是群眾團體,但一些工作方式方法也和黨政部門雷同,往往習慣于用召開會議來落實會議精神,有時候也習慣于用行政命令來下達任務、用文件和通知來發(fā)號施令、用簡報文章來反映成績、用臺賬報表來實施檢查,等等。
二是工作中存在形式主義的問題。這方面問題也比較明顯。
比如,我們中國法學會每年要組織若干個法學論壇,各個研究會都要舉辦學術年會,地方法學會也要舉辦大量各類法治論壇,舉辦活動的數(shù)量不少,但有些只重數(shù)量不求質量,為活動而活動,為辦論壇而辦論壇,實際效果不明顯,真正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并不多,特別是能夠影響決策的重大成果少。我們往往是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辦會上,會后成果提煉、成果轉化投入的力量不夠,后續(xù)跟進工作也不夠。
再比如,“雙百”活動連續(xù)組織了多年,在社會上產生了較大影響,創(chuàng)出了品牌,每年舉辦的場次不少、聽眾也不少,但有些場次,宣講的針對性還不夠強,并沒有緊密結合當?shù)氐膶嶋H情況,實際效果不突出,還需要進一步總結提高。
又比如,我們每年組織的課題也不少(重點課題幾十項,一般課題更多),還包括論壇的選題,但是往往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要求扣得不夠緊,一些題目沒有緊扣黨和國家最關注的問題、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社會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實踐中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由于選題不當,形不成“直通車”,派不上用場,造成研究成果大量束之高閣,也是一種資源浪費。
三是法學會所聯(lián)系的面還比較窄,存在重法學界輕法律界、偏重精英化、追求“高大上”的現(xiàn)象。法學會作為法學、法律界的群眾團體,是跨“兩界”的,這既是我們的特點,也是我們的優(yōu)勢,應廣泛聯(lián)系廣大法學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但實際工作中,我們聯(lián)系法學界、服務法學工作者著力較多,而聯(lián)系立法機關、政府法制部門、司法實務部門,服務廣大法官、檢察官、律師、企業(yè)法務人員等比較薄弱。同時,我們很多研究會的人員構成也缺乏廣泛性和代表性,一些研究會理事、常務理事、副會長、會長過多集中在少數(shù)院校。從事法學教學科研人員和從事法律實務工作人員的比例也不均衡,尤其是在基層工作的人員代表少。研究會領導層交叉任職現(xiàn)象突出,有的知名學者甚至擔任四、五個研究會的副會長,個別的擔任了兩個研究會的會長。這些都反映出我們在代表誰、聯(lián)系誰、服務誰的定位上還需要加以調整和改變。
四是存在工作開展不主動、不活躍問題。一些基層法學會,也包括部分研究會,工作開展不夠活躍,沒有發(fā)揮出法學會應有的作用。有的甚至多年不開展活動,形同虛設,亟待改進和加強。
五是服務廣大的法學、法律工作者和廣大會員還是我們 工作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我們比較重視組織推動法學研究、法學交流、法治宣傳、法律咨詢服務等,但對于如何更好地加強與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和廣大會員的溝通,與他們交朋友,為他們提供各種服務,還存在較大差距,服務的意識有待進一步增強,服務的水平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以上存在的問題,都需要通過貫徹落實這次群團工作會議精神逐步加以改進和解決。
三、如何加強群團組織和群團工作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
第一,要切實保持和增強政治性。
這次習近平總書記用了很大篇幅,特別強調了要“切實保持和增強群團工作的政治性”的要求。習總書記指出:“政治性是群團組織的靈魂,是第一位的。離開了政治性,群團組織就容易產生脫離黨的領導的傾向,就會庸俗化,就會成為一般社會組織,甚至會走向邪路。”他同時指出:“堅持黨的領導,是做好黨的群團工作的根本保證,是必須堅持的正確政治方向。”他還引述鄧小平同志在1959年講的一段話:“共青團犯一千條錯誤都沒有關系,但有一條錯誤不能犯,就是脫離黨的軌道。”他進一步指出:“對群團組織來說,誰能把自己聯(lián)系的群眾最廣泛最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誰的工作就做得好,反之就做得不好?!边@些論述都極為重要,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
為什么要強調保持和增強群團工作的政治性?首先,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加大對我西化、分化力度,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種制度的較量更趨激烈,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斗爭在法學、法律界比較突出。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維護國家安全穩(wěn)定的任務很重;其次,我國經濟發(fā)展進入新常態(tài),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防范和化解經濟風險、金融風險的壓力在增大,維護經濟秩序的難度也在加大。同時,隨著經濟社會的深刻變革,各種社會問題積聚、矛盾凸顯,如何增強領導干部的法治意識,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引導人們運用法律手段實現(xiàn)自己的合理訴求,這方面任務也很重;第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來指導,如何真正理解和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核心要義,用這一理論凝聚各方面共識、構筑全社會團結奮進的強大動力,使廣大人民群眾真正做到理論認同、制度認同、感情認同,我們還需要做大量工作和艱苦努力。這樣的大背景和新形勢,對法學界、法律界,對我們法學會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法學與政治聯(lián)系最為緊密,法學的政治屬性最強,法學法律工作者是國家政治生活中最為活躍的群體之一。因此,法學、法律工作者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尤為重要。我們現(xiàn)在擁有57個學科專業(yè)專門研究會、1000多個地方法學會、25萬多會員,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一支重要力量。團結好、引領好這支隊伍,責任十分重大。我們要全面把握“六個堅持”的基本要求和“三統(tǒng)一”的基本特征,這就是:堅持黨對群團工作的統(tǒng)一領導,堅持發(fā)揮橋梁和紐帶作用,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服務群眾的生命線,堅持與時俱進、改革創(chuàng)新,堅持依法依章程獨立自主開展工作;堅持各群團自覺接受黨的領導、團結服務所聯(lián)系的群眾、依法依章程開展工作相統(tǒng)一。我們要牢牢把握好正確的政治方向,積極引領法學、法律工作者在大是大非原則問題上,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在重大嚴肅的政治斗爭中不缺位、不失聲,始終與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確保法學會和法學研究正確的政治方向。
在這里,我還要強調一點,就是要進一步加強互聯(lián)網(wǎng)建設,大力開展網(wǎng)上工作?,F(xiàn)在,網(wǎng)絡已經成為意識形態(tài)斗爭的主戰(zhàn)場。開展網(wǎng)絡斗爭、加強網(wǎng)絡管理、弘揚網(wǎng)上主旋律,法學會也義不容辭。我們要積極引導法學家隊伍和廣大會員,充分利用好互聯(lián)網(wǎng)這個重要平臺,敢于發(fā)聲、敢于亮劍。最近,我們將要出臺一個加強網(wǎng)絡媒體工作的《意見》,其目的就是要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通過優(yōu)化整合資源,形成巨大的正能量。
第二,要切實保持和增強先進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我們黨對自己提出要保持先進性,對群團組織提出這方面的要求合適不合適呢?我看是合適的”。“作為黨直接領導的群眾組織,必須把保持和增強先進性作為重要著力點”。因此中國法學會必須講先進性。我們的先進性主要體現(xiàn)在:
一是要始終牢牢把握時代的主題,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組織、動員、引領廣大的法學、法律工作者和廣大會員,走在時代前列,在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第一線建功立業(yè)。
二是要始終站在黨和政府的立場上,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到我們所開展的各項活動之中。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來統(tǒng)一思想,指導法學研究,推動法治實踐。通過舉辦論壇、組織評選、開展法治宣講、進行法律咨詢服務等多種形式,多做宣傳、教育、引導群眾的工作,多做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進感情、激發(fā)動力的工作。
三是作為全國最高的法學學術團體,我們要團結法學各領域、各學科專業(yè)的領軍人物和骨干力量,使他們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先鋒。王樂泉會長一直強調,要把各學科最優(yōu)秀的法學家吸引、選拔到研究會的領導層中來,這樣我們的研究會才是最有權威的,也才能真正達到“國家隊”的水平。我們要進一步加強研究隊伍建設,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強、學術造詣深、作風正的法學研究隊伍。要著力提升作為中國法學會會員的榮譽感。
同時,切實增強群團組織的先進性還要求要進一步健全黨的組織建設。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各研究會和各級地方法學會都要進一步加強黨組織建設,實現(xiàn)黨的組織和黨建工作全覆蓋,充分發(fā)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為完成好法學會各項工作提供堅實的組織保證。我們提出省、市級法學會都要建立黨組,縣級法學會都要建立健全黨的基層組織,中國法學會所屬研究會也要建立黨組織。
第三,要切實保持和增強群團組織的群眾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群眾性是群團組織的根本特點。離開了群眾性,群團組織就容易走向官僚化、空殼化。”同時指出:“組織是群團凝聚群眾的陣地。群團基層組織處在群眾工作第一線。保持和增強群團組織的群眾性,必須大力健全組織特別是基層組織?!?/span>
過去,我們中國法學會的工作重點基本放在抓省級和副省級法學會。近年來,地市級法學會特別是區(qū)縣級基層法學會也有了較快發(fā)展,但還遠遠不能適應形勢發(fā)展的需要。我們要借這次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的東風,乘勢而上,進一步推動地方法學會建設,特別是要推動各地把區(qū)縣基層法學會普遍建立起來。
習近平總書記在闡述保持和增強群團組織的群眾性這一重要問題時,還明確提出:“聯(lián)系和引導相關社會組織,是群團組織發(fā)揮橋梁和紐帶作用的一項重要任務。”國務院授權中國法學會作為全國性法學社團的主管單位,一方面,我們要切實履行好對法學社團的監(jiān)督管理職責;另一方面,我們還要接長手臂,按照習總書記講的“不求所屬,但求所用”的要求,積極培育相關社會組織,支持地方、部門、院校建立相關的基地、研究中心等,不要事事都由法學會來辦。比如,近期批準的“中非聯(lián)合仲裁上海中心”,就是我們支持上海國際貿易仲裁委員會建立的。同時,要不斷壯大中國法學會會員隊伍,要適當降低門檻,法學會會員與研究會會員應有區(qū)別。要注意從實務部門以及企業(yè)等吸收會員或團體會員。
四、如何做好“三個服務”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還著重強調了群團組織做好服務工作的問題。他指出:群團組織既要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也要滿腔熱情地做好服務群眾工作。他把做好這兩方面的工作,形象的比喻為要做到“頂天立地”。“頂天,就是著眼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動。立地,就是立足職責定位、立足所聯(lián)系的群眾,尋找工作結合點和著力點,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提供支持。”這對我們做好法學會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第一,要服務于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始終是法學會工作的主線,我們要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來謀劃和推進法學會各項工作。什么是工作大局?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四個全面”的戰(zhàn)略布局,協(xié)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就是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全面落實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中確定的190項改革任務,就是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中央確定的“一帶一路”戰(zhàn)略,推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國際合作,就是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今年下半年中央要召開十八屆五中全會,要通過“十三五規(guī)劃”建議,就是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我們法學會的工作就是要充分調動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的積極性,緊緊扣住中央的這些重大戰(zhàn)略決策和戰(zhàn)略部署,對其中涉及的全局性、戰(zhàn)略性、前瞻性問題組織力量進行研究,從法治的角度獻計獻策,提供更多的理論支持和更充分的法治保障,在全局工作中發(fā)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比如,貫徹落實四中全會《決定》,今年上半年,我們集中力量重點抓了幾項工作: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重大課題的研究。這是中央明確由中央政法委和中央宣傳部牽頭、中國法學會參與的重大任務。我們進行了深入的調研,召開了大量的座談會、專家論證會,舉辦了以“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主題的第十屆中國法學家論壇,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創(chuàng)新發(fā)展規(guī)劃》的研究報告。二是圍繞健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積極參與立法咨詢論證。我們組織了20期立法專家咨詢會,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tài)文明等各個領域,都是國家急需的重要立法,受到人大及相關部門的充分肯定。三是組織專家學者,對中央明確由中國法學會參與的《民法典》編纂和“從符合條件的律師、法學專家中招錄立法工作者、法官、檢察官制度”進行專題研究,并已分別向全國人大和中央政法委提出了研究報告。四是積極參與司法體制改革的研究。幾位會領導親自帶隊到司法改革試點省份進行實地調研,廣泛聽取專家學者意見,已形成多份調研報告報送中央政法委,有力配合和推動了這一輪司法體制改革的實施。
第二,要服務于基層、服務于群眾。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的,服務群眾和服務大局同等重要,二者不可偏廢。我們要把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大旗高高舉起,并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切實落到實處。法治國家建設的基礎是法治社會建設。法治社會建設是一項需要全黨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巨大工程。法治中國建設、平安中國建設的重點和難點在基層,轉型期社會矛盾凸顯,群眾的意見增多,大量矛盾糾紛也聚集在基層。法學會要積極做好法律咨詢、法律服務、法律培訓工作,并形成長效機制,更加主動參與社會治理和矛盾化解工作,為基層群眾排憂解難、解疑釋惑。在這些方面,法學會特別是基層法學會大有作為。
近一兩年來,一些地方法學會立足當?shù)亍⒎债數(shù)?、服務群眾,進行了有益探索,創(chuàng)造了不少新鮮經驗。如哈爾濱法學會開辦的法律診所、吉林遼源法學會建立的法律專家服務站、北京法學會開展的法律服務基層公益行活動、廣西百色法學會開展的校園青少年法治教育示范基地創(chuàng)建活動,以及廣東、浙江、江蘇等法學會推動在社區(qū)、村設立法律顧問等,都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為當?shù)攸h委、政府充分肯定。今后,我們要不斷創(chuàng)新服務的方式,組織更多的法學、法律工作者以及大專院校的法律志愿者,進社區(qū)、進鄉(xiāng)村、進企業(yè)、進學校,開展法治宣傳、法律咨詢和服務,多組織一些參與法治實踐、接地氣的活動。
第三,要服務于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
一是搭建平臺。法學會將自身定位為國家法治建設的“智囊團”、“思想庫”,就是要在法學研究和國家法治實踐之間架起橋梁,為專家學者履行社會責任、實現(xiàn)學術抱負、以專業(yè)智慧報效國家搭建平臺。我們設立了中國法學家論壇、中國法學青年論壇、經濟社會發(fā)展高層論壇;研究部、法律信息部主辦的創(chuàng)新論壇;會員部和地方法學會主辦的七大區(qū)域法治論壇;在對外法學交流方面,我們設立了十大區(qū)域論壇;近期組織了系列立法專家咨詢會和司法體制改革專家座談會,等等,為法學、法律界搭建了法學研究成果交流、應用、轉化的平臺;我們還編輯有《要報》、《專報》,法學專家學者可以通過這一形式向中央報送重要成果和重要建議,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獻計獻策。
二是創(chuàng)造條件,使更多的優(yōu)秀法學法律人才脫穎而出。要繼續(xù)組織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評選活動、中國法學優(yōu)秀成果獎評選活動、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評選活動,營造尊重人才、鼓勵創(chuàng)新的良好環(huán)境。
三是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進一步活躍會員活動。密切同廣大會員的聯(lián)系,通過舉辦會員沙龍、學術講座、國情報告會、主題征文、網(wǎng)上交流互動等多種形式,吸引更多的法學法律工作者參加各種學術活動。
四是積極參與法治人才隊伍建設,在法治人才培養(yǎng)方面發(fā)揮更大作用。大力推動法學教育體制創(chuàng)新,主動參與“卓越法治人才培養(yǎng)計劃”、“雙千”計劃,加快推進“中國法學法律人才庫”建設,加強對優(yōu)秀法學、法律人才的培養(yǎng)和扶植,特別是加大對青年法學、法律人才培養(yǎng)力度,為法律實務部門輸送更多優(yōu)秀人才。
五、如何進一步提升法學會的影響力、凝聚力、號召力
關于提升法學會的影響力、凝聚力、號召力的問題,過去我曾講過多次。這里,我著重講兩點:
第一,要增強服務意識,提升服務水平。
法學會不是政府部門,是人民團體、群眾團體和學術團體。法學會機關不能行政化,不要搞成一個衙門。國務院授權中國法學會作為社會團體業(yè)務主管單位,我們要切實履行好這一職能。關鍵是要加強服務,通過服務來加強管理,而不是去做這些社會團體的“婆婆”。我們要多采用符合群團特點和學術規(guī)律的方式方法開展工作,千方百計地暢通法學、法律工作者建言獻策的渠道,不斷加大對研究會和課題項目的支持和保障力度。同時,要研究如何在政府轉變職能過程中承擔一些適合我們承擔的社會治理服務職能,多組織法學、法律工作者和廣大會員參與更多的學術研究和學術交流活動,多給他們提供參加法律服務和法治實踐的機會,多提供信息、資料和活動場所。
第二,要盡最大努力把法學會辦成法學、法律工作者之家。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了目前我們的群團組織吸引力、凝聚力不夠的問題。他說:“那些自由職業(yè)者、網(wǎng)絡意見領袖、網(wǎng)絡作家、自由撰稿人等新興群體,里面有很多有本事的人,有的甚至可以一呼百應。對他們的工作做不好,他們可能成為負能量;對他們的工作做好了,他們就可以成為正能量。群團組織要努力去做他們的工作,而不要排斥他們、拒絕他們、疏遠他們,不要讓他們游離于群團組織之外。”
總書記這段講話很有針對性,法學界也有這種情形。法學工作者、法律工作者是我們的工作對象、服務對象,是我們依靠的力量。過去,我曾多次強調要與法學家、法律工作者交朋友,而且要特別注意與給我們經常提出意見的,甚至有的意見比較尖銳的一些人交朋友。交朋友就要交心,要以誠相待,要多接觸,多交流,多提醒,多做工作。通過我們的工作,久而久之,久久為功,把更多的法學、法律工作者團結起來、凝聚起來,讓廣大的法學、法律工作者和廣大的會員從心底里感到法學會就是自己的組織。
要建立健全聯(lián)系法學、法律工作者的工作機制。要加強與他們的溝通和交流,反映他們的呼聲和建議。要提倡說真話、說實話,不講空話、大話,更不要壓制不同的意見。對不同的意見要多討論、多溝通、多做思想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使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制度,做到政治上認同、理論上認同、感情上認同。
要更加重視維護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的合法權益。這是我們工作的又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要切實加強。我們要進一步加強與法學、法律工作者和廣大會員的溝通、聯(lián)系,傾聽他們的意見,反映他們的訴求,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切實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同志們:當前,法學會處在歷史上最好的發(fā)展時期,面臨兩大發(fā)展機遇,一個是黨中央高度重視法治建設,四中全會通過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在黨成立93年的歷史上是首次;一個是黨中央高度重視群團事業(yè)和群團工作,今年初制定了《關于加強和改進群團工作的意見》,這次又首次召開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
因此,我們一定要緊緊抓住這一難得的發(fā)展機遇、展示才能的機遇、大有可為的機遇,以這次貫徹落實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為一個新的起點,充分發(fā)揮好作為人民團體、群眾團體、學術團體和政法戰(zhàn)線重要組成部分的職能作用,充分發(fā)揮好黨和政府聯(lián)系法學界、法律界的橋梁紐帶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好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強法學研究、法學交流、法治宣傳、法律服務、法學法律人才培養(yǎng)等各項工作,為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的戰(zhàn)略布局提供有力的法學理論支持和法治保障,為建成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