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件系統(tǒng):
用戶名: 密碼:
2024年10月30日 星期三
位置: 首頁 》講話文件 》領導講話
陳冀平書記在中國法學會法制文學研究會2013年會上的講話

時間:2014-01-13   來源:法制文學研究會  責任編輯:admin

讓法治成為一種全民信仰是法治文學的重要使命

------在中國法學會法制文學研究會2013年會上的講話
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陳冀平


????????中國法學會法制文學研究會把“法治文學與法治中國”作為2013年年會的主題,立意非常好,對于努力實現(xiàn)黨中央提出的建設法治中國的宏偉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我受王樂泉會長的委托,代表他向與會人員和全國法治文學工作者表示親切的問候!

????????剛才,岳宣義會長作了《發(fā)展和繁榮法治文學,為建設法治中國而奮斗》的主題報告。報告以習近平總書記建設法治中國和發(fā)展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一系列論述為指導,系統(tǒng)地回答了在新形勢下法治文學研究、創(chuàng)作和法制文學研究會自身建設等方面的問題,報告符合中國法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精神,是法制文學研究會改革和發(fā)展的指導性文件。年會圍繞主題,提交的近30篇論文,是法治文學界對法治文學與法治中國建設中的重大理論問題的新的研究成果,可喜可賀。

????????法治文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法學學科。法制文學研究會承擔著法律與文學這一交叉學科的研究工作,成立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很好地抓住了機遇,連續(xù)舉辦三屆原創(chuàng)法制文學作品大賽和法治文化支撐平臺體系工程,在社會上產(chǎn)生了較好的影響,為弘揚法治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做出了有益的貢獻,為社會提供了正能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戰(zhàn)略高度,提出建設法治中國的奮斗目標,并就法治建設發(fā)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進一步指明了方向和道路。講話內涵深刻、務實創(chuàng)新,飽含著以人為本、心系人民的真摯情感,為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指導,標志著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邁入了新的歷史階段。

????????2014年《求是》雜志第1期,發(fā)表了我的《談談法治中國建設——學習習近平同志關于法治的重要論述》的文章。其中,我專門談了讓法治成為一種全民信仰的問題。

????????信仰是什么?《法苑珠林》卷中說:“生無信仰心,恒被他笑具”;托爾斯泰說:“信仰,是人生的動力”; 詩人惠特曼說:“沒有信仰,則沒有名副其實的品行和生命”。

????????什么是法治信仰?法治信仰,是發(fā)自內心地認同法律、信賴法律、遵守和捍衛(wèi)法律。一旦法治成為一種信仰,人們就會長期持續(xù)、自覺自愿地遵守法律,把依法辦事當成自己的生活習慣。法律只有被信仰,成為堅定的信念,才能內化為人們的行為準則。隨著國家法治建設的深入,我們的法律條文越來越完善,人們對法律知識的了解越來越豐富,但為什么立法、執(zhí)法、司法、守法中還有許多深層次的問題?為什么法律懸空、制度空轉現(xiàn)象依然存在?原因就在于對法治的信仰沒有真正樹立。對于執(zhí)政者來說,法治信仰是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基礎。只有對法治有著發(fā)自內心的信仰,才有可能形成法治思維,才能主動、自覺和善于運用法治方式。對于一般公民來說,法治的根基在于人民發(fā)自內心的擁護,法治的偉力在于人民真誠的信仰。只有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觀念熔鑄到人們的頭腦中,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習慣,法治才能源源不斷地釋放出規(guī)則的正能量。習近平同志把法治上升到信仰的高度,抓住了法治中國建設的最核心問題,凸顯了法治信仰在法治中國建設中的引領作用,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

????????美國著名法學家約翰.麥.贊恩在《法律的故事》中寫道“法律的命運掌握在法律從業(yè)者手中”,他們理應承擔比社會普通公眾更高的法律信仰責任和道德責任感?!叭说牡赖仑熑胃惺且磺蟹傻幕A,”法律作為對道德本性的提高的一種反映,是一種更高層次的理性體系。缺失了道德責任感和法治信仰,又如何能夠建設法治中國。

????????法治文學的力量是很強大的。讓法治成為一種全民的信仰,應該是法治文學的重要使命。用優(yōu)秀的法治作品感染人、教育人、砥礪人、鼓舞人,是廣大法治文學工作者的神圣職責。

????????對于法治文學創(chuàng)作的主體而言,法治文學的力量在于抒發(fā)作家自身內在的情感,讓自己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法治思想得到表述;傳達作家、藝術家對法治社會和法治人生的看法,旨在啟迪讀者,喚醒讀者的法治意識。作家的思想感情都源于法治現(xiàn)實生活,都是主體感受人生法治的產(chǎn)物。

????????我們講法治文學的力量,可以從讀者和社會兩個方面入手。對于讀者而言,法治文學的力量在于:拓寬法治視野,鍛煉法治思維;豐富法治人生,認識法治自我;開闊法治胸懷,塑造法治品質;對于社會而言,法治文學的力量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在舊中國,法治文學的力量在于:喚醒民眾意識的覺醒,為自己的自由,為國家的獨立而戰(zhàn)。在新中國,也就是當代,法治文學的力量在于:啟迪人們的法治意識,為建設法治中國而努力。

????????一部優(yōu)秀的法治文學作品,可以歷久不衰,歷久彌香,甚至可以穿越時空,長久流傳,直至永遠??梢哉f,法治文學有益于熏陶人們的法治思想,培養(yǎng)人們的法治道德修養(yǎng),引發(fā)人們的法治創(chuàng)新思維,推動一個國家法治發(fā)展。法治文學是一個民族的法治靈魂,也是一個民族法治智慧的結晶,法治文學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一個民族的形象,是推動社會變革、推動社會法治前進的不可低估的力量。

????????我相信,法制文學研究會和廣大法治文學工作者一定會不辱使命,努力加強法律與文學這一交叉學科的研究工作,以自己的優(yōu)異成績,為弘揚法治文化,讓法治成為一種全民信仰,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根據(jù)記錄整理 中國法學會法制文學研究會提供)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wǎng)絡
信箱